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00 点击次数:124
前几年,台湾某名嘴在电视节目上嘲笑大陆民众吃不起茶叶蛋,没想到回旋镖来得这么快,仅仅才几年的时间,他们的“主子”美国人居然真吃不起“茶叶蛋”了。2025年开春之年。随着禽流感疫情肆虐,美国鸡蛋供应量大幅缩水,价格一路飙升,普通民众的餐桌上连个煎蛋都成了稀罕物。
面对这场“蛋荒”危机,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·罗林斯不得不在3月21日公开承认,政府已经开始从韩国和土耳其紧急进口鸡蛋,希望能稍微缓解国内的短缺压力。这事儿听起来挺魔幻,一个超级大国竟然要满世界求援鸡蛋,背后的问题却远比表面复杂。
这场“蛋荒”的根源,得从禽流感说起。自2022年以来,美国的禽流感疫情就没消停过,到2025年更是变本加厉。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,过去三年里,全美已有超过1.4亿只产蛋家禽因为疫情被扑杀,仅2024年11月和12月这两个月,就有1700万只鸡“阵亡”。
这数字听着就吓人,要知道,美国每年鸡蛋产量大概在900亿颗左右,而这些被扑杀的蛋鸡直接让供应端断了条大腿。少了这么多产蛋的“劳动力”,鸡蛋产量自然直线下降,市场供需失衡,价格不涨才怪。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5年初,鸡蛋零售均价已经飙到每打4.95美元,部分大城市甚至高达10美元一打。相比之下,2023年8月的最低价才2.04美元,这涨幅简直让人怀疑人生。
当然,价格飞涨只是表象,真正让美国人抓狂的是鸡蛋压根买不到。超市里鸡蛋货架空空如也,好市多和Trader Joe’s这样的连锁店不得不限购,每人最多只能买两打。早餐店也扛不住了,像华夫饼屋这样的连锁餐厅直接宣布,每个鸡蛋得加收50美分的“禽流感附加费”。这还不算完,有些地方的批发价更是涨了255%,从2024年底的每盒24颗8.76美元,到现在直接断货俩月。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的留学生David就吐槽,他在Costco网购的鸡蛋早就没影了,线下跑了好几家店也扑空。鸡蛋从日常必需品变成了“奢侈品”,美国人开始调侃:吃个蛋咋比吃牛排还贵?
然而,这场危机可不是光靠抱怨就能解决的。美国政府一看国内生产跟不上,立马把主意打到了海外。农业部长罗林斯在华盛顿对媒体透露,他们已经开始从土耳其和韩国进口鸡蛋,还在跟其他国家谈合作,目标是短期内弄来“数亿颗鸡蛋”。为啥选这两个国家呢?原因其实挺现实。土耳其是全球鸡蛋出口的大户之一,2025年2月就向美国卖了1.5万吨鸡蛋,折算下来大概是几千万颗。韩国呢,虽然不是鸡蛋出口的传统强国,但禽流感对它的影响相对小,蛋鸡存栏量还算稳定,加上跟美国关系不错,愿意伸把手。3月22日的新闻报道里,罗林斯信心满满地说,这波进口能暂时稳住局面。可问题是,“数亿颗”听着挺唬人,真摊到美国3.3亿人口头上,平均一人也就分到一两颗,杯水车薪啊。
其实,美国满世界找鸡蛋也不是头一回了。早在2025年2月,他们就盯上了土耳其,当时CNN还报道说,美国批发商希望从那儿多弄点鸡蛋填补缺口。后来发现光靠土耳其不够,又跑去求欧洲,结果欧洲国家直接摆手:我们自己都不够用。芬兰、瑞典、丹麦这些北欧国家明确拒绝了美国的请求,理由很简单,欧洲的禽流感也好不到哪儿去,蛋价也在涨,谁有多余的蛋往外卖啊?波兰倒是鸡蛋出口大国,可惜也被美国问烦了,连法国、印尼这些小众出口国都接到了美国大使馆的电话。这场面,怎么看都有点“全球购蛋”的意思,可惜效果不咋样,海外商家纷纷表示:没货!
所以,美国这波操作,说白了就是病急乱投医。鸡蛋这东西不像粮食,能囤个几年,保质期就一个月左右,运输还得冷链,成本高得离谱。从韩国和土耳其运过来,光物流费用就得让鸡蛋价格再上一层楼。更别提美国还有严格的进口检疫标准,怕外来的鸡蛋带进新病毒,这又拖慢了节奏。罗林斯嘴上说得轻松,可实际情况是,即便进口了点鸡蛋,也救不了急。美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,有人直接在网上喊话:“要不向中国求助吧,人家鸡蛋多得是!”这话听着像玩笑,但也反映了民众的无奈。
说到我国,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。作为全球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和消费国,我国2023年的鸡蛋产量就占了世界的40%,大概380亿颗,消费量也差不多是这个数。关键是,我国的鸡蛋供应一直很稳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3年3月,全国CPI里鸡蛋价格还挺平稳,没受全球“蛋荒”影响。为啥?一是咱们蛋鸡养殖规模大,产业链完整,二是禽流感防控做得扎实,蛋鸡存栏量没啥大波动。专家分析说,即便全球蛋价疯涨,我国也能靠自给自足扛过去。这么一看,美国跑来求韩国、土耳其,多少有点“远蛋解不了近渴”的尴尬。
当然,美国也不是没想过自救。农业部一直在推疫苗研发,想从根上控制禽流感,可这玩意儿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。蛋鸡养殖也不是说扩就能扩,建个养鸡场少说几个月,鸡苗长到能下蛋又得半年,等鸡蛋量上来,黄花菜都凉了。短期内,美国只能靠进口顶着,可进口这路子走得也不顺。除了物流和成本问题,还有个大麻烦:关税。美国前几年跟不少国家打贸易战,关税壁垒弄得老高,现在求人卖鸡蛋,人家心里未必乐意。网上就有人嘲讽:“一边加关税,一边要鸡蛋,美国这是想让鸡蛋再次伟大吗?”
事实上,美国这场“蛋荒”还有更深层的原因。禽流感只是导火索,真正的问题出在农业结构上。美国鸡蛋产业高度集中,全美80%的鸡蛋供应靠少数几个大州,比如爱荷华州和俄亥俄州。一旦这些地方出事,整个供应链就瘫了。数据显示,2024年11月,爱荷华州一家农场就因为疫情扑杀了500万只鸡,直接让全国鸡蛋产量掉了好几个百分点。反观我国,蛋鸡养殖分布散,中小养殖户多,哪怕局部有疫情,也不至于全国崩盘。这种对比一摆,美国的脆弱性就暴露无遗。
除此之外,美国消费者的习惯也加剧了危机。美国人吃鸡蛋多,人均年消费量在280颗左右,比欧洲还高点。鸡蛋不光是早餐标配,还大量用在烘焙、餐饮里,需求量大得惊人。疫情一来,供应跟不上,需求却没降,矛盾就这么炸了。餐馆被迫改菜单,烘焙店改用鸡蛋替代品,连超市都开始卖“人造蛋液”,可消费者不买账,吐槽味道差得离谱。这时候再看韩国和土耳其的鸡蛋,运过来顶多救救急,治不了本。
实际上,美国这场“蛋荒”还有个副作用:社会情绪炸锅了。鸡蛋涨价不光是钱的事儿,还戳中了美国人对生活质量的焦虑。网上吐槽一片,有人说:“以前担心油价,现在连鸡蛋都买不起了,这日子还咋过?”还有人调侃:“鸡蛋都成奢侈品了,下一步是不是得抢土豆?”这情绪背后,是对政府应对能力的质疑。罗林斯忙着对外求援,可老百姓觉得这招太慢太远,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。纽约的居民就抱怨,鸡蛋价都快赶上牛肉了,政府咋还不赶紧想想办法?
因为鸡蛋这事儿,美国还闹出了不少笑话。比如,有人提议养自家鸡,结果城里人发现压根没地儿养,公寓里养鸡更是异想天开。有的州甚至开始推“社区养鸡计划”,鼓励大家集体养蛋鸡,可实际操作起来,鸡粪味儿熏得邻居直骂街。这些招数听着挺逗,但也说明美国人真急了。鸡蛋从不起眼的小东西,变成了关乎民生的“大问题”,政府不解决不行。
即便如此,美国的“蛋荒”短期内恐怕没啥好转迹象。禽流感还在蔓延,蛋鸡存栏量恢复不了,进口鸡蛋又数量有限,价格估计还得涨。专家预测,2025年上半年,美国鸡蛋零售价可能会突破6美元一打,批发价还得翻番。这对普通家庭来说,压力不小。特に低收入群体,可能真得把鸡蛋从餐桌上划掉了。韩国和土耳其的鸡蛋听着挺救命,可运到美国还得过检疫关,分到各州又得物流撑着,等吃到嘴里,估计都成“金蛋”了。
诚然,美国这场危机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。农业集中化提高了效率,可抗风险能力也弱得不行。疫情一打,全线崩盘,连个缓冲都没有。我国在这点上就聪明多了,养殖分散,政策稳,鸡蛋价格再咋波动,也不至于买不到。美国的教训,某种程度上也是给全球敲了个警钟:粮食安全这东西,不能光看产量,还得看韧性。
而对美国老百姓来说,鸡蛋贵点也就算了,关键是吃不上这口气咽不下去。从早餐煎蛋到感恩节蛋糕,鸡蛋渗透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现在好了,连这点小确幸都没了,难怪网上有人喊:“求求了,谁卖我点鸡蛋吧!”韩国和土耳其的鸡蛋来了,能不能救命还得打个问号。毕竟,远水解不了近渴,美国人要想吃上便宜蛋,怕是还得再熬一阵子。
总的来说,美国这场“蛋荒”是个多重因素叠加的烂摊子。禽流感是直接推手,产业结构是深层病根,政府应对慢半拍又加了把火。求援韩国和土耳其,算是没办法的办法,可效果有多大,谁心里都没底。鸡蛋这点小事,愣是成了美国2025年春天的头号民生难题。以后回想起来,这段日子估计得被写进历史:一个超级大国,为了几颗鸡蛋,满世界低头求人。
信息来源:美国农业部禽流感统计数据、美国劳工统计局鸡蛋价格报告、法新社3月22日报道、新华社3月21日快讯、我国国家统计局2023年CPI数据、CNBC及观察者网相关报道。